近日,晋中信息学院太行书院实践团队的十二名队员走进吕梁市文水县南武涝村,探访当地新乡村建设中乡村人居环境现状,了解村干部和村民的需求反映,为新乡村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长治久清 黑臭水体改造初见效 太行书院实践团队指导教师与同学们针对黑臭水体改造的专业知识及成果,地区落实的相关政策与工程的整体规划、进展程度进行了解,实践团队成员与南武涝村书记就村子里黑臭水体改造的成果进行实地走访;并深刻地认识到黑臭水体对于水源的污染、健康的危害以及对于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更加明晰了其对于黑臭水体改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月6日至7月12日,太原工业学院组织思政部19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新疆师范大学)2023年暑期实践研修班。 本次研修以“学思想 强落实”为主题,旨在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指导边疆多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认识,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百年奋斗历程和铸就辉煌成就的认识。
探索校企合作交流新平台,深化青年劳动教育新内涵。7月14—15日晋中信息学院青年“智”力新征程——智能工程学院发展成就观察团走进山西龙成玛钢有限公司,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7月5日-7月11日,晋中信息学院青藤书院乡味“YOU”选公益直播助农团前往晋中市太谷区的南席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直播助农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田野调查+创意短剧+直播带货+电商培训+品牌推广”的多+模式,为同学们搭建理论与实践平台,高校大学生团队通过前期策划助农营销策略、宣传南席村形象、提升品牌的专业度,以原创的文案、视频等形式助力地区特色产品营销转化。
近日,晋中信息学院在露天剧场隆重举行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祝贺6000余名青年学生顺利毕业,逐梦新征程。 毕业典礼上,该校特邀请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曾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我是演说家》第五季全国总冠军、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新中国70周年特刊封面专题报道人物、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陈行甲理事长作毕业主题演讲。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熊洁报道:为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宣传和展示学院劳动教育成果,近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以“热爱劳动 健康成长”为主题举办首届劳动教育成果展。学院院长杨湘杰教授出席展会并讲话,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王鹏程、常务副院长杨红彬、副院长彭斌、副院长冯文勤、院长助理刘娟出席展会。
2023年6月10日,应用型高校跨文化教育与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晋中信息学院隆重召开。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等高校嘉宾及晋中信息学院领导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近日,晋中信息学院组织学生走进太谷区非遗鑫炳记文化园进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大家以“亲见”真正感受品牌文化,现场了解鑫炳记太谷饼全封闭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文化传承,让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与担当融入具有“烟火气”的实践中,为进一步高质量的研学实践以及基地建设打通“量体裁衣”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传于世,非遗零距离。5月17日-19日,晋中信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晋中市太谷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太谷区古城保护利用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联动,在体育公园举办为期三天的“乐道拾遗,文化赋能”——第二届非遗文化艺术节。
近日,2023“Wild Energy”乌马河•全国高校街舞大赛在晋中信息学院火热开赛,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重庆、辽宁、四川等12个省市200余名高校街舞爱好者报名参加,北京体育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在内的51所高校全面参与。 本次大赛对标国际一流比赛,邀请了国内知名舞者、MC、DJ坐镇,为选手提供专业的赛事指导和过程体验,同时打破传统室内舞台设置,打造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同步进行比赛,并在学校体育公园搭建直径15m的圆弧舞台、环形LED大屏幕、演唱会级线阵音响系统,为选手和观众提供“专业级”的现场感观,打造更有沉浸感的赛事体验。
4月19日,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第20次会议在山西农业大学召开。来自47所农林水院校的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院党委的200余位代表相聚一堂,交流研讨。
新颖的玩法,无负担的社交方式,剧本杀在年轻群体中广受青睐。近日,云端剧本杀学院在晋中信息学院成立。
本报讯 山西中医药大学1月15日传来喜讯,经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该校附属医院入选首批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全国共33所高校(单位)附属医院(牵头医院)获批。 作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肩负着积极发挥中医学类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带教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全面提升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历史使命及社会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4件依法惩治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网络“套路贷”案显示,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间,江西南昌赤之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汤某甲团伙通过App平台网络“套路贷”犯罪活动,累计向全国百余所高校万余名被害人实施套路贷,“软暴力”催收共计1万余单1.5亿余元,导致20余名年轻被害人自杀、自残、抑郁、退学等,后果特别严重。
本报讯(记者 赵云云) 12月10日,由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主办、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商业法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中部崛起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学术研讨会以线上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共408人出席本次会议,线上累计观看直播人数达14907人。
本报讯 (记者 郭丽菲)近日,“太原学院第一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圆满落幕。本次竞赛共吸引了来自智能与自动化系、车辆与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等多个系部的50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有20支队伍闯入决赛。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破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足等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教育部、国家语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高校要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标准并纳入毕业要求。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生活、发展的基本能力,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把创新创业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并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是山西大学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报讯 记者11月17日从太原理工大学获悉,在日前落幕的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中,该校共有10人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取得了参加此项A类赛事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5G时代,太原理工大学高度重视提升学生在5G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推动基于5G的行业创新型应用成果研发,促成5G相关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参赛师生团队和相关工作人员倾尽全力,反复打磨参赛作品。
本报讯 (记者 陈彤)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山西医科大学特种医学学科李思进教授团队获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集成重大项目,获批直接经费1000万元。这不仅是该校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千万元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也是2022年度人口与健康领域全国唯一的联合基金集成项目,更是我省生命健康领域获批的第一个联合基金集成项目。
近日,晋中信息学院太行书院实践团队的十二名队员走进吕梁市文水县南武涝村,探访当地新乡村建设中乡村人居环境现状,了解村干部和村民的需求反映,为新乡村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长治久清 黑臭水体改造初见效 太行书院实践团队指导教师与同学们针对黑臭水体改造的专业知识及成果,地区落实的相关政策与工程的整体规划、进展程度进行了解,实践团队成员与南武涝村书记就村子里黑臭水体改造的成果进行实地走访;并深刻地认识到黑臭水体对于水源的污染、健康的危害以及对于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更加明晰了其对于黑臭水体改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月6日至7月12日,太原工业学院组织思政部19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新疆师范大学)2023年暑期实践研修班。 本次研修以“学思想 强落实”为主题,旨在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指导边疆多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认识,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百年奋斗历程和铸就辉煌成就的认识。
探索校企合作交流新平台,深化青年劳动教育新内涵。7月14—15日晋中信息学院青年“智”力新征程——智能工程学院发展成就观察团走进山西龙成玛钢有限公司,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7月5日-7月11日,晋中信息学院青藤书院乡味“YOU”选公益直播助农团前往晋中市太谷区的南席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直播助农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田野调查+创意短剧+直播带货+电商培训+品牌推广”的多+模式,为同学们搭建理论与实践平台,高校大学生团队通过前期策划助农营销策略、宣传南席村形象、提升品牌的专业度,以原创的文案、视频等形式助力地区特色产品营销转化。
近日,晋中信息学院在露天剧场隆重举行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祝贺6000余名青年学生顺利毕业,逐梦新征程。 毕业典礼上,该校特邀请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曾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我是演说家》第五季全国总冠军、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新中国70周年特刊封面专题报道人物、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陈行甲理事长作毕业主题演讲。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熊洁报道:为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宣传和展示学院劳动教育成果,近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以“热爱劳动 健康成长”为主题举办首届劳动教育成果展。学院院长杨湘杰教授出席展会并讲话,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王鹏程、常务副院长杨红彬、副院长彭斌、副院长冯文勤、院长助理刘娟出席展会。
2023年6月10日,应用型高校跨文化教育与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晋中信息学院隆重召开。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等高校嘉宾及晋中信息学院领导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近日,晋中信息学院组织学生走进太谷区非遗鑫炳记文化园进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大家以“亲见”真正感受品牌文化,现场了解鑫炳记太谷饼全封闭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文化传承,让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与担当融入具有“烟火气”的实践中,为进一步高质量的研学实践以及基地建设打通“量体裁衣”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传于世,非遗零距离。5月17日-19日,晋中信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晋中市太谷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太谷区古城保护利用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联动,在体育公园举办为期三天的“乐道拾遗,文化赋能”——第二届非遗文化艺术节。
近日,2023“Wild Energy”乌马河•全国高校街舞大赛在晋中信息学院火热开赛,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重庆、辽宁、四川等12个省市200余名高校街舞爱好者报名参加,北京体育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在内的51所高校全面参与。 本次大赛对标国际一流比赛,邀请了国内知名舞者、MC、DJ坐镇,为选手提供专业的赛事指导和过程体验,同时打破传统室内舞台设置,打造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同步进行比赛,并在学校体育公园搭建直径15m的圆弧舞台、环形LED大屏幕、演唱会级线阵音响系统,为选手和观众提供“专业级”的现场感观,打造更有沉浸感的赛事体验。
4月19日,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第20次会议在山西农业大学召开。来自47所农林水院校的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院党委的200余位代表相聚一堂,交流研讨。
新颖的玩法,无负担的社交方式,剧本杀在年轻群体中广受青睐。近日,云端剧本杀学院在晋中信息学院成立。
本报讯 山西中医药大学1月15日传来喜讯,经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该校附属医院入选首批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全国共33所高校(单位)附属医院(牵头医院)获批。 作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肩负着积极发挥中医学类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带教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全面提升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历史使命及社会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4件依法惩治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网络“套路贷”案显示,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间,江西南昌赤之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汤某甲团伙通过App平台网络“套路贷”犯罪活动,累计向全国百余所高校万余名被害人实施套路贷,“软暴力”催收共计1万余单1.5亿余元,导致20余名年轻被害人自杀、自残、抑郁、退学等,后果特别严重。
本报讯(记者 赵云云) 12月10日,由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主办、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商业法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中部崛起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学术研讨会以线上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共408人出席本次会议,线上累计观看直播人数达14907人。
本报讯 (记者 郭丽菲)近日,“太原学院第一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圆满落幕。本次竞赛共吸引了来自智能与自动化系、车辆与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等多个系部的50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有20支队伍闯入决赛。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破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足等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教育部、国家语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高校要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标准并纳入毕业要求。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生活、发展的基本能力,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把创新创业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并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是山西大学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报讯 记者11月17日从太原理工大学获悉,在日前落幕的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中,该校共有10人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取得了参加此项A类赛事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5G时代,太原理工大学高度重视提升学生在5G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推动基于5G的行业创新型应用成果研发,促成5G相关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参赛师生团队和相关工作人员倾尽全力,反复打磨参赛作品。
本报讯 (记者 陈彤)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山西医科大学特种医学学科李思进教授团队获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集成重大项目,获批直接经费1000万元。这不仅是该校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千万元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也是2022年度人口与健康领域全国唯一的联合基金集成项目,更是我省生命健康领域获批的第一个联合基金集成项目。
本报讯 (记者 张丽)11月9日-13日,由中国工程院指导,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主办的“2022好设计颁奖大会暨中国创新设计大会”在江苏无锡惠山举办,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参赛的两件作品获评2022“好设计”产业类项目金奖和“好设计”创意类项目创意奖。 本次赛事共有871个创新设计项目参与申报。
本报讯 (记者 张丽)在11月11日结束的第八届中国国际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争夺赛中,中北大学本科生创意组项目“悬若日月”,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获得本科生创意组金奖,实现了该校在该项比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该校“悬若日月”项目团队由14名本科生组成,该团队针对汽车“传统悬架技术固定、功能单一”等市场痛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分体三囊室空气弹簧+电控可变阻尼减振器”“多参数采集+多算法控制”“电控主动稳定杆”三大技术创新,展现了智能化主动空气悬架的广阔前景。
本报讯 (记者 孟存田)近日,2022年山西省一流课程评选结果公布,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共有11门课程获批立项,其中《电器控制和可编程控制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门课程为省级认定课程,《JavaEE程序设计》等3门课程为建设课程,《电机与拖动基础》等6门课程为培育课程,实现了学院课程建设新突破。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院领导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一流课程建设,从2022年1月开始部署本次申报工作,制定《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金课”实施方案》,为课程建设提供制度和经费保障;与智慧树网联合组建 “视频录制中心”(崇德课栈),为课程建设提供基础条件保障;先后组织相关培训24次,不断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本报讯 (记者 张丽) 近日,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2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全体辅导员出席开班典礼,252名团学干部参加本年度培训班。 此次培训班分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两种方式,累计16学时,并在培训班结束后加入考核环节,以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
本报讯(记者 闫书敏)11月8日,记者从省妇联获悉,全省首家高校妇联组织在中北大学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132名妇女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听取了《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北大学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11名中北大学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召开了一届一次执委会议,选举产生了校妇联主席1人、副主席3人。
本报讯 近日,太原理工大学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工作再传捷报,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和1个集成项目正式获批立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由地方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出资设立,主要以“集成项目”及“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集成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重点支持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
本报讯 (记者 杨帆)11月6日上午,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荣誉暨第14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论文论著”颁授典礼举办。本次提名荣誉颁奖典礼新增“论文论著表彰”板块,太原师范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薛晋文、张自清两位教师的论文《当下扶贫剧创作和传播得失管窥》荣获优秀理论论文奖(不设等次)。
本报讯(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志杰)近日,第三届(2022)中国大学生智能照明和智能穿戴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大会在太原举行。在本次大赛中,忻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系本科2002班学生刘文慧、王乐乐、段惠琴在冯素琴教授指导下设计的参赛作品《智能健康绿色能源安全学生台灯》,获得大赛大健康医疗组特等奖。
本报讯(记者 武佳 通讯员 胡慧萍)11月2日,中北大学消息,美国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北大学王志军、王超、孙桂全和胡胜亮4名教授入选本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1960—2022);王超、张雪(学生)等27名师生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入选榜单学科方向涉及兵器、机械、材料、化学、仪器、电子、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8个领域。
本报讯(记者 赵云云) 10月30日,山西师范大学好望角地理协会携手普通话艺术团举办了第二届家乡文化交流赛。 初赛中,参赛人员根据顺序进行展示,从方言、建筑、地形、风土人情、气候、戏曲艺术、文化古迹、生物、美食等方面介绍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