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山西新闻网>>教育频道>>要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为提高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法治化水平,近日,教育部研究形成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征求意见稿”包含“总则”“实施机关、管辖和适用”“违法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和执行”“执法监督”“附则”等六章共43条,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9日。

  “征求意见稿”提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适用该办法;同时提出,对当事人的同一个校外培训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违法行为和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提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相违规开展校外培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退还所收费用,予以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这些行为包括,通过即时通信、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有偿开展校外培训的;利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有偿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校外培训的;以咨询、文化传播、素质拓展、思维训练、家政服务、家庭教育指导、住家教师、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夏令营、托管等名义有偿开展学科类培训的,以及其他未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的行为。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培训活动,比如,“培训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与中小学联合招生等违反招收学员规定的”“超前超纲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等,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吊销许可证。

  教育部同时公布了意见反馈的途径。

(责编:康晋平、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