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力稳定和扩大毕业生就业门路
我省全力稳定和扩大毕业生就业门路
本报讯(记者 武佳 实习生 李佳璐) 12月13日,山西晚报记者获悉:省教育厅对我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力争通过开拓就业渠道、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完善就业帮扶机制等措施,全力稳定和扩大毕业生就业门路。
加大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开拓力度。省教育厅有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持续深入实施“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深化多领域校企合作。积极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形成线上、线下合力促就业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向毕业生精准推送相关岗位信息。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毕业生创业者倾斜,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孵化、成果化等提供服务。
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各地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统筹好政策性岗位招录时间安排,尽早安排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企等政策性岗位招考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时间。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第四季“国聘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积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扎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健全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各高校要健全完善分阶段、全覆盖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确保有需要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坚决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各地各高校要配合相关部门积极营造平等就业环境。
持续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健全困难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帮扶机制,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高校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稳妥有序推进取消就业报到证。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各地各高校要加强与组织、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的衔接。
完善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的有效机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省教育厅将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红黄牌制度,把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贯穿起来,助推实现高质量就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