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双减”之后亮点多

山西新闻网>>教育频道>>高质量发展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动多

在“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如何才能真正地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太原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首选把家庭教育做为切入口,以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引领家长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使家长与学校形成减负共识,从根上切实落实减负要求,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于2020年8月组建成立了家长学习成长群,从教育心理层面为家长编写了系列家长成长教程,并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的体系里。通过线上《每日一分享》《每天一读》和《每周一讲座》,定期线下家长沙龙,每周家长读书会,组建太原理工大附属小学幼小衔接家长群,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托管时间开展学科兴趣班教学等联动活动,形成家、校、社合育的育人合力,并将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家长成为学校“双减”教育的共同推进者,从而从根上真正落实“双减”政策。

合理统筹规划 特色品牌活动多

双减之后,如何有效利用松绑的时间?为此,学校统筹和规划学生的时间,最具代表性的有六大特色品牌活动: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建构学生的精神家园。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组织编印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35本国学经典教材,涵盖了《诗经》《易经》《黄帝内经》《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及诗词歌赋等优秀的传统经典,它潜移默化地构建了孩子最底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太原理工大附属小学是传统足球校,从建队距今已63年,多年来成绩斐然,学生参与度越来越高,体育育人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启典民乐团在“双减”中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乐团迄今参加演出百余场,获得家长一致好评。“双减”之后让更多学生通过学习民族乐器走进乐团,接受艺术的洗礼;学校于2017年成立了“小土豆”爱心服务队,多年来在学校的统一管理和组织下,班班成立了爱心小分队。“小土豆”们在老师及家长的带领下利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了多项爱心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太原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前沿,科技教育尤为突出,屡获嘉奖。学校率先引进Steam课程,同时开展多项科技类社团活动。从2012年引进DI活动项目至今,曾在DI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中国前往美国田纳西州大学和来自世界58个国家以及全美50个州近6万多人一起参加DI全球总决赛。实施“双减”以来,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身处“问题”的情境中,将知识和能力运用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学习新知,锻炼各种技能。学校每年的寒暑假作业都是以项目作业为载体的实践性活动。项目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假期里玩有所思,玩有所感,玩有所获,玩出创意,让孩子们在假期中的学习不再是压力,而是扬长补短的学习动力。

这些特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地。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方法多

“双减”使教育回归到学校的主阵地,而教师正是这个主阵地的实施者,教师的工作状态决定了“双减”的最终成效,因此学校采用多种方法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学校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青年教师沙龙,引导教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正确看待生活与工作,运用心理学帮助自己和学生提升复原力,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每隔一段时间,学校会组织老师们去郊外徒步,让教师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迅速找回状态。“音然古琴社”是太原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由教师组建的古琴社团,老师们在拨动琴弦中,在文化熏陶中,情绪得以流动,得以滋养,让教师们从“优秀”走向“优雅”。教师的幸福指数决定了学生的幸福感的培养,教育就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这样才拥有持久的动力支撑。

“双减政策的出台,验证了我校多年来的教育方向是正确的,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太原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王梅秀说。她还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特色,认真贯彻执行“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康晋平

(责编:康晋平、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