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的“一抹红”
——太原市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暑期德育实践活动侧记
暑假里的“一抹红”
——太原市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暑期德育实践活动侧记
孩子们在学习剪纸。 魏国华 摄
正值“双减”后的首个暑假,太原市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构建校社共育模式,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寓德育于红色精神、民俗文化等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多彩暑假增添了亮丽“一抹红”。
红色诗词传颂党恩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7月29日,朗朗诵读声,使沉寂多日的校园焕发光彩、激情飞扬。经典诵读是该校坚持多年的校园文化特色项目,这次学校携手唐风诗社等群团组织,联办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沉浸式诵读会。
由一批诗词爱好者组建的唐风诗社,以退休党员干部居多,他们心系下一代,精选30余首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的诗作,走进校园,以配乐诵读、意境再造、点评讲述的方式分享,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党爱国热情。
唐风诗社社长任德明感言:“经典诗词会给孩子们提供成长养分,孩子们被诗词浸润的纯真可爱模样,会激励社员创作更多接地气又有思想高度的作品。”
红色剪纸传承匠心
寻访民间艺人,是学校暑期“红领巾”社会实践的重头戏。第一站,少先队员代表在辅导员带领下,登门拜访远近闻名的“剪纸达人”——孙凤花奶奶。
一进家门,小客人们即被孙奶奶家满屋的剪纸作品所吸引,最被惊艳到的是一件长11米、由17幅剪纸组成的卷轴式作品——《党的光辉历程》,由孙奶奶和搭档郝老师合作完成,因“精致细腻而又恢弘博大”获得太原市首届“妇乐坊”手工艺作品展评银奖。
红船、党徽、天安门……在孙奶奶展示讲解的数件作品中,少先队员们兴奋地找着一个个红色元素。趁着孩子们兴趣大增,孙奶奶和搭档现场给他们上了一节传授剪纸技艺的入门体验课《我爱闪闪红星》。
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剪纸的零距离接触中,大队委王馨梓感触颇深:“用红色剪纸,孙奶奶把家里装点得很有传统文化气息,她用心做好剪纸这件事的匠人精神,还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怀,特别令人敬佩!”
红色马甲传递文明
杜雁红老师在家长群发出志愿者招募信息后,徐子冉让妈妈第一个报名,被老师任命为小组长。她和同学们准时来到集合点,穿好红马甲,带齐工具,开始一上午的义务劳动。这是该校小志愿者每周一次的“常规行动”,“志愿红”已成少先队员的“流行色”。
清除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劝导路人有序停放电动车,捡拾随意丢弃的烟头……炎炎夏日里闪耀在社区的那“一抹红”,感染、影响着身边人。
刘承睿和几名小伙伴则是社区图书馆的小志愿者,当把一本本书分类摆放整齐,帮助大朋友快速找到心仪好书,或给小读者解答了书中疑问,他就特别有成就感。“在这儿可以享受到服务他人和读书的双重快乐。”刘承睿说。
依托馆校合作,赵思琪等3名少先队员日前在太原市博物馆接受集中培训,从8月2日起,身着红马甲的小小讲解员,将以少年人的自信与自豪,讲述锦绣太原2500年的璀璨文明。
记者 司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