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考编培训费超大学学费 不要被培训机构营销所左右

山西新闻网>>教育频道>>就业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有的几个月的培训费原来每人1万多,现在已涨到了3万多。可以说几个月的培训费远远超过了4年大学的学费,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但又不得不去……”近日,针对政协委员加强对公务员、事业人员招考培训机构监管的提案,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称,考前培训收费属于市场调节价,是否参加考前培训属于考生自愿行为,任何培训机构不得违规收费。

公务员、事业人员招考培训价格日渐上涨,是“考公热”“考编热”的结果与投射。因为报名考生增多,培训机构“不愁生源”,自然有“底气”上涨培训费用。但是,诚如市场监管部门所言,是否参加考前培训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作为社会类培训,只要培训机构定价公开、透明,不随意加价,不削减服务内容,那么其价格浮动则是被允许的。

那么,对于屡屡出现“天价”,让学生与家长不堪重负的考公考编培训费,人们就无可奈何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根源处着手,让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走下神坛,改变考生“不得不去”的趋势,培训生意自然降温并逐步回归正轨。

目前,考公考编培训受到热捧,是因为历年公务员考试和各地事业机关招聘考试的出题形式大体相似,考试存在“定式”,培训机构通过总结规律,分析命题趋势甚至“押题”,来帮助部分考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要领。从这个层面讲,要给考公考编培训降温,首先要努力改变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定式”。

其实,针对公务员等考试“套路化”问题,不少地方已在积极尝试,努力创新考查形式与方法。当面对更加重视实际、强调创新的考题,培训机构提供的“锦囊”恐怕就会失效。

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拓展市场、吸引更多考生报考,把力气花在了营销和推广上,无形中也助长了“考公热”“考编热”。考生们要认清这一点,不要被培训机构的营销而左右,本着自身实际选择职业,用真实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王钟的

(责编:康晋平、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