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不容懈怠
校车安全不容懈怠
原本是封闭式的厢式货车,却改头换面贴上车膜装扮成车窗,还安上座椅,用来接送学生。7月26日,清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通报了这起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被处以罚款1200元,记12分。(《太原晚报》7月27日)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作为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工具,校车的安全,关联和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幸福和安定,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人生安全也是全社会的共识。但是,总有一些人为了利益,非法营运“黑校车”, 致学生生命安全于不顾。
“黑校车”无营运资质,司机没有校车驾驶资格,车辆大部分车况较差,甚至还有即将报废的车辆,通常还存在超员、超速、非法改装等交通违法行为。《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集中接送学生的车辆应当使用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的专用校车,并且需要获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审查批准。因此,“黑校车”本身违法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校车安全关乎孩子们的生命安全,“黑校车”屡禁不绝,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正规校车供给不足,数量和路线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给了“黑校车”生存的空间,正规校车无法涉足的“真空地带”只能由“黑校车”来填补,而正规校车的缺位,导致学生不得不乘坐“黑校车”往返学校、家里,安全隐患由此产生。二是家长和学校对于校车安全的认识不够,责任意识薄弱,忽视“黑校车”巨大的危害,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殊不知所有的安全隐患都是事故发生的前奏,一旦发生悲剧,后果不堪设想。三是利益作祟,不法分子无视法律,加入到“黑校车”运营当中。而在运营当中,为了节约成本、攫取更多利润,更是会将安全抛之脑后,超载、非法改装成为常态,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大,稍有事故就是灭顶之灾。
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是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各方面应当为校车通行提供便利,保障校车通行安全。彻底整治校车乱象,首先让学生有车可坐,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校车的投入,增加校车数量、优化接送路线,尽量让学生可以坐上正规校车,对于实在无法提供校车的情况,政府也要合理规划公交等营运车辆的运行时间、路线,让学生上下学有车可坐。其次,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选择合法营运的车辆,不要把孩子们送上“黑校车”。第三,要加大对“黑校车”的打击力度,拿出斩草除根的决心,让“黑校车”无立足之地。
此外,对正规校车也要加强监管,保证其合法运营,对营运者和司机加强安全教育,杜绝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成长路上,安全第一。校车安全不仅是教育工作,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标本兼治,最大限度保证安全。
马腾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