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时代精神 不负热血青春
——中北大学“昆仑九曲”暑期实践团走访运城洪灾后重建工作侧记
秉持时代精神 不负热血青春
——中北大学“昆仑九曲”暑期实践团走访运城洪灾后重建工作侧记
山西新闻网教育频道讯 2021年10月,运城市遭遇四十年一遇大洪灾,为更好地了解灾区重建情况,今年7月初,中北大学“昆仑九曲”实践团经过认真准备,赴运城市开展了暑期走访调研,以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深入基层 ,调查走访
实践团首站到达稷山县,并第一时间与团县委取得了联系。在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当地政府积极部署,应急管理局、武装部、蓝天救援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均给予了灾区紧急援助并持续跟进重建工作。
当日下午,实践团到访荆平村。大家分组走访村庄各处,深入到群众中调研。经了解,当时受汾河洪峰过境的影响,村外设置的三道防线未能将洪水抵挡在村外,村中水位最高处达2米以上,在各方志愿队伍的救援下,村民全部安全地转移到其他村安置。受洪灾影响,村内重要支柱产业——葡萄种植田全部被淹,田地被大量“死泥”覆盖,粗略统计现只有一半左右的葡萄藤存活,且仍需缓上一年才能逐步恢复;另村内有16户村民家地基受损严重。
政府在灾后迅速拿出了应急措施,帮助村民重建受损房屋,改善受损农田,分级定标,根据受灾情况的严重程度对村民进行了补偿。村民们对政府的应急措施给予了高度肯定,现在生活已逐渐步入正轨。
“这在以前,遇到这种洪灾,就得‘扛个袋袋,拉个杆杆’逃荒去哩。现在有政府的关心和帮助,重建家园,我们有信心!”荆平村党支部副书记鲍国红说道。
离开荆平村的路上,同学们放眼望去,大片的葡萄海洋,碧绿的枝叶生机盎然。
第二天,实践团前往吴壁小学了解荆平村受灾学生的安置现状。
活动伊始,实践团联系到了吴壁小学的老师苏正歧。他带同学们参观了为荆平村学生提供的安置场所,其中包括餐厅、炊房、教室、宿舍等。 随后,清河镇团委书记段铭向实践团介绍了关于受灾当晚荆平村800余名村民转移的情况,并播放了被转移学生的日常安置生活视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榜样力量,感同身受
第二站,实践团拜访了稷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薛锐,并与天龙救援队队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当时,救援队全体成员24小时连轴转,毫无懈怠,“饿了泡面,渴了红牛,困了地铺”,他们坚守在抗洪抢险最前方,成为稷山县人民面前最牢固的一道护盾。
他们还向实践团讲述了此次救援活动中感人的一幕幕:自带皮划艇的甘肃救援队;仅带两个编织袋自驾摩托车前往现场救援的二十多岁小伙;发出“需要人吗,需要的话我可以辞职去”灵魂问候的在职工作人员;一天开五十多趟公交车转运受困人员的公交车师傅;衣着单薄、坚守至晚上十点多仍在卸下救援物资的古稀老人......像这样自发的志愿者有太多太多。
大爱无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随着稷山站实践活动的落幕,同学们更加明确了作为青年学生所肩负的责任,更要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实践团在完成对稷山县重点灾区的考察调研后,开启了为期五天(第三站)的河津市黄河沿岸实践活动。
河津市连伯村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该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韭菜,收益颇丰,于2019年获得“脱贫攻坚示范村”荣誉称号。在连伯村,同学们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杨进与其他村干部,他们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连伯村受灾及灾后重建情况。
当天下午,实践团到达了龙门黄河大桥,并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
7月3日,实践团来到了河津市团委,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面对此次洪灾,河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日夜坚守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并在灾后积极开展重建工作的感人事迹。
期间,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河津市退役军人郭尚驹,曾参与过汶川、玉树地震抢险的他,也在专为本次防汛工作成立的钢铁长城志愿服务大队参加救援工作。面对汛情,他说:“父母生育了我的身体,党和部队培育了我的灵魂,退伍不褪色,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7月4日,实践团来到这次洪灾中受灾较严重的一个村庄——苍底村,苍底村党支部书记张春明以及村干部带领实践团一行来到当时被洪水冲毁的防洪大坝现场,为同学们讲述了当时的受灾情况以及灾后大坝扩建工作。现在,村子正在筹备“新农村建设”,雨水工程也在建设中,未来的苍底村必将越来越好。
净滩行动,躬身力行
“河”我一起,守护母亲河。7月6日上午,实践团到达河津市黄河滩,实地考察调研黄河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并开展了净滩行动。
顶着炎炎烈日,实践团的成员们就地取材,在沙滩周边找到一些可装垃圾的桶、袋子、归拢垃圾的木棍等,然后沿着黄河滩向着河边推进,把看到的垃圾、半掩于沙滩的废物一一捡起。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同学们初步清理了黄河滩节点的垃圾。经历了几个小时阳光的洗礼,一件件衣服被打湿,一次次弯腰捡拾,同学们深知,一次净滩行动很难真正改善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这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写在最后
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在各级政府、人民、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道又一道更安全的河道、堤坝建起来了,黄河周边受灾地区灾后重建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扬帆奋进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能够为一线受灾民众略尽绵薄之力,能够向一线救灾人员表达问候和敬意,同时提高社会对洪灾险情的关注与重视,积极宣传防洪自救知识,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并为受灾地区快速恢复建设献计献策。(时晨昱 赵梓懿)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