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做好2022年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拓展城乡社区就业空间,引导2022届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提供了政策指南。 《通知》提出五个“一批”的重点任务,希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招录一批,发展城乡社区服务业吸纳一批,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募集一批,创新工作联动机制带动一批,加强高校毕业生教育引导储备一批,全方位引导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创业就业。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竞争力;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服务,提供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及时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促进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
近日,教育部强调各地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对任何形式的就业统计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四不准”的纪律要求,正是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就业率“注水”、学生“被就业”这一乱象出台的,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点赞。
近期,由于疫情反复,国际形势突变,全球经济波动,一些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就业岗位供给出现新低,而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却创历史新高。这一高一低的叠加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据媒体报道,2022届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预计“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毕业生焦虑情绪加剧”。在此背景下,拓宽就业渠道十分必要,从专业对口的执念转向“另类就业”成为剑走偏锋突破就业困局的妙招。
近年来,一些机构和单位在利益驱使下,以“高薪挂靠”“短期速成”“市场短缺”等名义诱骗消费者,发放各类“山寨证书”,违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严重扰乱职业培训市场,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何规范职业培训市场秩序?如何构建良好的技能技术人才评价体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展开调查采访,敬请关注。
日前,带着“顶配”防疫“通行证”,两辆载着11家企业面试官的“面试大巴”开进了南京工程学院,为毕业生带去150个岗位、500余个用人需求。 通过“面试大巴”,企业招聘人员和学生通过语音对话系统“隔窗面试”,既面对面,又不接触,在疫情形势反复的当下,可谓为多地暂停许久的线下招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将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点,要求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会议还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将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先有工作,还是先有工作经验,这是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既要工作,也要工作经验。
1076万高校毕业生如何就业?一季度就业形势如何?失业保险如何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日前,在人社部召开的2022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这些关于就业“饭碗”的热点问题一一得到回应。一系列升级加码的稳岗促就业政策,将让就业“饭碗”端得更稳,民生根基筑得更牢。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短视频创业成为一个风口。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这一领域,打着教大学生创业的名义,在攫取网络流量的同时,借机推销“创业项目”,吸引在校大学生付费加盟,实施传销、诈骗犯罪。
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加快推动就业工作进展,全力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将于5月9日举办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并于5月至8月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为每一名就业困难毕业生推送3个以上岗位,力争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这么高的学历,却去了那么“低”的岗位,而且还是专业要求不高的岗位,所学非所用,总是容易引发舆论争议。 如何看待这种情况,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结论各异。
山西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为优势和特色,经、管、法、理、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1年,坐落于素有“龙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57万人,比去年增长21%。自2014年起,教育部取消了考研的年龄限制,随着考研热的不断升温,大龄研究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学校(院)现有太谷校区和太原龙城校区两个校区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研究机构,其中,教学单位21个,直属科研院所(中心)17个。
长治医学院是山西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在素有红色之都、魅力之城美誉的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太行、太岳腹地和晋冀豫三省交界,是本地区开展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窗口。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开办的护士学校,是在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由延安中央医院院长何穆博士亲手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医学院校之一。
山西中医药大学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接收原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学生开始办学,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同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教的东西很粗浅,应聘压根用不上。”这是多名高校毕业生对“求职私教”的评价。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不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积极就业政策才能更好转化为提升就业质量的助推器 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至关重要。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1076万,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关系着亿万家庭福祉,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 3月2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人社局获悉,太原对用人单位组织在岗职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并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与补贴。用人单位培养一个技师补贴2000元,培养一个高级技师补贴3000元。
各个高校要切实拿出有效举措让学生真正受益。 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书记和校(院)长也要走访企业了。
山西传媒学院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其前身是原广播电视部1983年建立的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在此基础上1990年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划转山西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设立山西传媒学院,成为全国第三所公办传媒类本科院校。2010年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学生,2016年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被山西省学位办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建校60多年来,学校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师范大学,是培养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选调生岗位越来越受到高校毕业生青睐,国内高校毕业生通过报考选调生奔赴基层工作的热情有增无减。据媒体报道,2021年北京大学选调生签约人数达800人,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从2010年起,北大为全国输送的选调生超过2200名。
据新华社电 记者16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进一步推进就业见习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就业能力。 通知提出,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为青年提供充足见习机会。
薛红伟 绘 光鲜的实习经历可以给大学生求职简历添彩不少。然而,利益驱动下,付费实习中介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收取不合理的费用、涉嫌诈骗。
网友@浪遏飞舟问:今年大学毕业生首次超过1000万人,再加上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停招减招,多重因素交织,大学生找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如何帮助毕业生们尽快尽早找到满意的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答:高校毕业生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新增群体,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解决了我国就业的根本问题。
本报讯(记者 张欣 唐琪)针对目前社会就业总量压力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学院执行院长李孝轩建议,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大中央就业经费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李孝轩建议,加强与高校间的联动,实现优质企业岗位资源多渠道共享。
春节过后,高校毕业生迎来就业季。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为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