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 标题 图文
    •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活”起来——“双百工程”中国晋剧绝技绝活走进育华幼儿园

        山西新闻网教育频道讯 近日,太原市实验晋剧团的表演艺术家们走进小店区育华幼儿园,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妆、贴片子、梳大头、戴头面……表演艺术家们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服饰、圆润的唱腔,深深吸引了孩子们。

      2022-02-15    来源:山西新闻网教育频道
    • “国宝探秘元宇宙空间”平遥古城馆开业

        近日,伴随着2023《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和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节的盛大启幕,位于平遥电影宫A4馆的《妙不可言·国宝探秘元宇宙空间》也开门纳客,并喜迎第一批前来研学实践的临汾秦汉胡同国学教育集团小客人。 《妙不可言·国宝探秘元宇宙空间》是国内首个为青少年打造的古建主题文化科技研学实践馆,也是华旅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古建数字文博产业化应用方向多年不断探索的成果。

      2023-01-30    来源:央广网
    • 多彩小角落 育人大格局

        在山西大同大学,各个办公楼、教学楼的显眼处都有一个酷似电话亭的新玩意——“朗诵亭”。这种集朗读、练习、录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朗读设备,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2022-12-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修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大学开展美育价值何在

        近期,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高等学校要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两个学分方能毕业。此举引发广泛关注。

      2022-12-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大学生张弓“射礼”弘扬传统文化

        本报讯 (记者 李婷)12月11日上午11时许,在山西大学操场旁边的射箭场地内,十余位射箭协会的学员凝神静气,双手紧握反曲弓(弓箭的一种类型)。 队长罗禧隆在学员们开弓前最后一次叮嘱:“各位同学注意了!请大家最后一次校准自己开弓、拉弓的动作、步骤。

      2022-12-12    来源:山西晚报
    • 线上“五育”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本报讯(记者 陈彤) 12月7日,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坚持 “五育”并举,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稳步提升线上德育和智育质量的同时,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劳动课程的线上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小店区三中正阳校区和育英小学高效运用教学视频资源,形成有效的课堂学练场景;五十一中、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利用布置体育课后作业和“争做居家健康小达人”活动,让学生在家也能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九一小学的音乐教学以“乐”为本,激发学生兴趣,老师们制作节奏卡片,鼓励学生音乐创造,既丰富生活情趣又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东中环小学音乐教学启发学生运用家里常见的物品自制乐器;三十八中利用小小乒乓球为歌曲打节拍,学生们上音乐课的兴趣更加浓厚。

      2022-12-08    来源:山西青年报
    • 用音乐教育涵养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擘画,围绕培育创新能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近年来我们立足长远,在教育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培育创新人才、提升创新素质的规划政策,正在取得一系列积极回馈。从长久滋养的角度考虑,一种人文涵养方式应该受到更多关注,这就是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教育对创新素质的培养激发。

      2022-11-30    来源:光明日报
    • 一笔一画、用心用情书写美育新篇

        近期,为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书法”从此前隶属于“美术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升级为“美术与书法”,成为与一级学科“艺术学”并列的专业学位。随后,中央美术学院将该校“中国画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画与书法学院”。

      2022-11-28    来源:人民日报
    • 德智体美劳 一个不能少

        近5年来,山西大学聚焦素质教育和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夯实“德育铸魂、智育润心”根基,实施“体育强身”计划,加强“美育塑心,劳育益行”教育,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 培根铸魂,擦亮学子信仰底色 “在大学物理的授课中,讲到相应知识时,引申量子通信、航空航天、天琴计划、FSAT、中子散裂源等大科学装置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在现代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与差距,引导青年学子增强民族自豪感,引领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去。

      2022-11-10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美育要更好吸收本土资源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的乡镇中心小学美育活动声名鹊起,引发社会关注。该小学美术教师倪淑丽带领孩子们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长达37米的巨幅剪纸作品《丝路山水地图》。

      2022-09-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春风化雨 以美育人

        美育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美育与其他“四育”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2022-09-14    来源:人民日报
    • 在新课标指引下优化艺术课程

        在深度优化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美术和艺术综合课标基础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美育特点,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引领学校美育教学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以目标为导向,细化以美育人路径 新版义教艺术课标,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凸显艺术课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立德树人的独特育人价值,用形象的力量和美的境界提升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整体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用时代新人培养目标领航践行“六个下功夫”,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素质基础。

      2022-09-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阅读着 美丽着

        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它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在这最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

      2022-09-08    来源:山西新闻网教育频道
    • 美育之“重”

        孔子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论语·泰伯》)。 汪晖评论说:“诗教即美育,而美育的作用、功能和涉及范围,几乎与我们的生活世界一样宽广。

      2022-09-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努力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立德树人是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2022-08-23    来源:光明日报
    • 舞蹈教学应注重文化育人

        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美育的重要方面。现阶段,舞蹈教师教育的专业课教学方法大多停留在对舞蹈动作层面的教法研究,缺乏对学生美育文化的滋养。

      2022-08-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拓展青少年美育新路径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匠心传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暑假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等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展览,吸引孩子们感受艺术气息,提升美学素养。 每一所博物馆都是大学校,是非传统美育资源,也是学校美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2022-08-10    来源:人民日报
    • 中小学影视教育,如何真正“学以致用”

        中小学如何开展影视教育,是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影视是一门大众艺术,可电影艺术、电影理论、电影发展史等常见的课程具有较强专业性,不能照搬进入中小学课堂,否则,就会“曲高和寡”,未必适应孩子们的接受水平和兴趣所在。

      2022-08-0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艺术教育切莫重“术”轻“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22-07-20    来源:光明日报
    • “新三科”来了,艺术素养如何落地

        7月10日,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们在舞蹈兴趣班学习。贾敏杰 摄/光明图片 6月30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小学生戏剧、戏曲比赛现场,学生们全身心投入演出。

      2022-07-19    来源:光明日报
    • “国宝探秘元宇宙空间”平遥古城馆开业

        近日,伴随着2023《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和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节的盛大启幕,位于平遥电影宫A4馆的《妙不可言·国宝探秘元宇宙空间》也开门纳客,并喜迎第一批前来研学实践的临汾秦汉胡同国学教育集团小客人。 《妙不可言·国宝探秘元宇宙空间》是国内首个为青少年打造的古建主题文化科技研学实践馆,也是华旅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古建数字文博产业化应用方向多年不断探索的成果。

      2023-01-30    来源:央广网
    • 多彩小角落 育人大格局

        在山西大同大学,各个办公楼、教学楼的显眼处都有一个酷似电话亭的新玩意——“朗诵亭”。这种集朗读、练习、录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朗读设备,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2022-12-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修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大学开展美育价值何在

        近期,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高等学校要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两个学分方能毕业。此举引发广泛关注。

      2022-12-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大学生张弓“射礼”弘扬传统文化

        本报讯 (记者 李婷)12月11日上午11时许,在山西大学操场旁边的射箭场地内,十余位射箭协会的学员凝神静气,双手紧握反曲弓(弓箭的一种类型)。 队长罗禧隆在学员们开弓前最后一次叮嘱:“各位同学注意了!请大家最后一次校准自己开弓、拉弓的动作、步骤。

      2022-12-12    来源:山西晚报
    • 线上“五育”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本报讯(记者 陈彤) 12月7日,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坚持 “五育”并举,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稳步提升线上德育和智育质量的同时,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劳动课程的线上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小店区三中正阳校区和育英小学高效运用教学视频资源,形成有效的课堂学练场景;五十一中、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利用布置体育课后作业和“争做居家健康小达人”活动,让学生在家也能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九一小学的音乐教学以“乐”为本,激发学生兴趣,老师们制作节奏卡片,鼓励学生音乐创造,既丰富生活情趣又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东中环小学音乐教学启发学生运用家里常见的物品自制乐器;三十八中利用小小乒乓球为歌曲打节拍,学生们上音乐课的兴趣更加浓厚。

      2022-12-08    来源:山西青年报
    • 用音乐教育涵养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擘画,围绕培育创新能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近年来我们立足长远,在教育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培育创新人才、提升创新素质的规划政策,正在取得一系列积极回馈。从长久滋养的角度考虑,一种人文涵养方式应该受到更多关注,这就是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教育对创新素质的培养激发。

      2022-11-30    来源:光明日报
    • 一笔一画、用心用情书写美育新篇

        近期,为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书法”从此前隶属于“美术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升级为“美术与书法”,成为与一级学科“艺术学”并列的专业学位。随后,中央美术学院将该校“中国画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画与书法学院”。

      2022-11-28    来源:人民日报
    • 德智体美劳 一个不能少

        近5年来,山西大学聚焦素质教育和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夯实“德育铸魂、智育润心”根基,实施“体育强身”计划,加强“美育塑心,劳育益行”教育,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 培根铸魂,擦亮学子信仰底色 “在大学物理的授课中,讲到相应知识时,引申量子通信、航空航天、天琴计划、FSAT、中子散裂源等大科学装置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在现代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与差距,引导青年学子增强民族自豪感,引领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去。

      2022-11-10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美育要更好吸收本土资源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的乡镇中心小学美育活动声名鹊起,引发社会关注。该小学美术教师倪淑丽带领孩子们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长达37米的巨幅剪纸作品《丝路山水地图》。

      2022-09-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春风化雨 以美育人

        美育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美育与其他“四育”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2022-09-14    来源:人民日报
    • 在新课标指引下优化艺术课程

        在深度优化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美术和艺术综合课标基础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美育特点,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引领学校美育教学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以目标为导向,细化以美育人路径 新版义教艺术课标,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凸显艺术课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立德树人的独特育人价值,用形象的力量和美的境界提升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整体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用时代新人培养目标领航践行“六个下功夫”,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素质基础。

      2022-09-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阅读着 美丽着

        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它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在这最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

      2022-09-08    来源:山西新闻网教育频道
    • 美育之“重”

        孔子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论语·泰伯》)。 汪晖评论说:“诗教即美育,而美育的作用、功能和涉及范围,几乎与我们的生活世界一样宽广。

      2022-09-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努力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立德树人是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2022-08-23    来源:光明日报
    • 舞蹈教学应注重文化育人

        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美育的重要方面。现阶段,舞蹈教师教育的专业课教学方法大多停留在对舞蹈动作层面的教法研究,缺乏对学生美育文化的滋养。

      2022-08-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拓展青少年美育新路径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匠心传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暑假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等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展览,吸引孩子们感受艺术气息,提升美学素养。 每一所博物馆都是大学校,是非传统美育资源,也是学校美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2022-08-10    来源:人民日报
    • 中小学影视教育,如何真正“学以致用”

        中小学如何开展影视教育,是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影视是一门大众艺术,可电影艺术、电影理论、电影发展史等常见的课程具有较强专业性,不能照搬进入中小学课堂,否则,就会“曲高和寡”,未必适应孩子们的接受水平和兴趣所在。

      2022-08-0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艺术教育切莫重“术”轻“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22-07-20    来源:光明日报
    • “新三科”来了,艺术素养如何落地

        7月10日,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们在舞蹈兴趣班学习。贾敏杰 摄/光明图片 6月30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小学生戏剧、戏曲比赛现场,学生们全身心投入演出。

      2022-07-19    来源:光明日报
    • 如何当好“受聘书法教师”

        书法进校园活动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普及、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目前一些学校开展书法教育,因专业师资不足,只能从社会上聘用书法名人、书法家协会会员等教书法课,但其中有些人并未从事过教师职业,缺少教学经验和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与学校管理要求不相协调等问题。

      2022-07-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审美教育关乎青少年人格的养成与灵魂的塑造,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重要方面,在引导人类认识真善美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022-07-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为儿童戏剧教育添薪火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舞蹈、戏剧、影视”正式纳入课程标准,凸显了国家对“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视。在戏剧这一门类中,儿童戏剧由于具有体验性、启发性、趣味性、游戏性等特征,是既能体现“美育特点”又能传递“美育精神”的艺术形式。

      2022-07-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挥红色音乐“以美育人”功能

        中国红色音乐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斗争史与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曾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正确把握红色音乐的精神内涵,将红色音乐与美育工作相结合,增强其育人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

      2022-07-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75.0%受访家长感到青少年美育重要

        爱美是孩子的天性,美育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2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0%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的美育重要。

      2022-06-30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新课标下,美育如何走出“重技能轻素养”的误区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新鲜出炉,艺术教育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成为学生及家长普遍关注的话题。 将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的新课标,修订幅度不小。

      2022-06-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设计为美好生活插上创新的翅膀

        设计,是一种引导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及促进商业成功的创造性活动,是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问题的策略性解决过程。美育是面向审美、情操、心灵的教育,是雕琢外形、内心、精神与灵魂的内化性过程,而设计是实现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2022-06-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以书香浸润童心

        近期人们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度较高。儿童文学中瑰奇的想象提醒人们以一种诗意、浪漫的眼光看待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

      2022-06-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数字媒体时代儿童的影像审美教育

        近日,教育部印发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相关16个课程标准,明确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作为课程内容纳入其中。依照学科与学段特征,在1~9年级循序渐进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与创意实践,在“看”和“做”的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22-06-08    来源:光明网
    • 以美育人 净化青少年精神领地

        受疫情影响,近期全国多地的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现场演出、参观活动多被取消。为满足受众需求,不少院馆开展了在线“云赏剧”“云逛展”活动。

      2022-06-0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儿童题材美术创作——展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彩图景

        长征精神代代传(雕塑)马文甲 哈喽!北斗(中国画)马瑞波 希望的田野(中国画)刘海涛 星星的孩子(漆画)李珊 母婴工作室(油画)陈海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发展和儿童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广大少年儿童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成长为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一代新人。

      2022-06-01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