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校园 标题 图文
    • 让盗版童书“无地自容”

        随着秋季学期的开始,线上线下的各大图书店铺都在进行促销活动。根据相关媒体调查,有家长反映:现在购买书的渠道越来越多,仍然会购买到盗版童书,担心盗版童书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2022-09-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守住儿童智能产品安全底线

        儿童电话手表可社交、拍照、上网,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但一些不良内容伪装成益智类游戏APP、搜题软件等,通过电话手表收集用户信息、传播低俗内容或诱导无良消费,对未成年人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2022-09-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文具玩具化 家校请警惕

        临近开学,文具店里又热闹起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为吸引孩子们注意,不少文具呈现玩具化的倾向,使用功能反而退居其次。

      2022-09-07    来源:京报网
    • 开学了,孩子们的营养餐该如何搭配?

        开学之后,孩子们的社交活动变得频繁,学习任务也明显加重,对饮食的需求则更加旺盛。中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食物和营养素的需求都要高于成人,所以,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学生都要吃“营养餐”。

      2022-09-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 迎接新学期,做好这些准备

        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这期,我们邀请教育专家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开学清单”,包括开学季的5项准备工作,需要养成的10个学习习惯,需要掌握的7条安全常识。新学期,让我们一起加油! 开学季,这五项准备要做好 开学季,家长们应该帮孩子做好哪些准备?以下5项准备工作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结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习适应规律梳理总结出的,可供广大家长参考。

      2022-09-05    来源:太原晚报
    • 一年级入学后家长如何走入孩子内心?

        微信公众号提问 9月1日正式开学,我们家孩子将迎来小学一年级的生活,他有一点紧张的情绪,提起开学就不太高兴。作为家长,如何让孩子能够平稳转变心态,更好融入小学生活? 专家观点 黑芝麻胡同小学融合教育主管主任王爱华: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很多孩子会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

      2022-09-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以健康教育克服“暑期综合征”

        秋季学期前后,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受困于“暑期综合征”,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沉迷游戏、饮食起居失调等症状,临近开学却“拒学”情绪明显,心理上难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身心失调、社会性缺失,需要尽快重塑其健康行为、树立健康管理目标。

      2022-09-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别让不当舞蹈培训毁了孩子的一生

        少儿舞蹈是最常见的课外兴趣培训项目之一。然而,据报道,调查显示,幼儿因舞蹈练习导致的脊髓损伤病例正在增多。

      2022-08-31    来源:光明网
    • 迎接大学新生活,以下心理准备要做好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很多大学新生已迈入或即将迈入梦寐已久的大学校园。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对未来有着美好而浪漫的幻想。

      2022-08-30    来源:中国青年网
    • 做实防溺水教育 要突破思维惯性

        暑假到来,莘莘学子终于可以开启休憩模式,但身心放松的同时,安全教育的“防堤”却要牢而不松。安全、快乐度假是暑假教育的重心,尤其是防学生溺水教育更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

      2022-08-29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开学在即,引导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告别拖拉

        “眼瞅着就要开学了,我娃作业还没写完,好不容易去写作业了,一会儿在那儿转笔,一会儿在那儿抠橡皮擦,有时说他几句他竟还不耐烦起来了。”对于曾女士的苦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莫煊建议,家长应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其做好时间管理,比如从调整生活作息、制定新学期计划等方面,尽快让孩子从假期生活中转变状态,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2022-08-26    来源:羊城晚报
    • @准大学生 这份入学指南请细看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各地高校已陆续公布了开学时间。准大学生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既期待又有些紧张。

      2022-08-25    来源:山西晚报
    • 开学季,父母的分离焦虑也来了

        上幼儿园,3岁娃娃有分离焦虑,抱着父母不撒手,哭闹不止;孩子上大学,轮到父母开始有分离焦虑了。近日,由于临近开学季,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因为要送孩子上大学或者上中学住校,心情焦虑,甚至失眠。

      2022-08-24    来源:羊城晚报
    • 因人施策破解“学习困难”

        当一个学龄儿童的学业成绩没有达到其年龄(或就读年级)和一般智力水平预期的平均水平时,这个儿童有时被家长或老师认为存在“学习困难”。家长求助“学习困难”门诊的理由,主要是基于孩子的不良学业表现。

      2022-08-2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假期亲子矛盾频发 避免“两生厌”交流最重要

        这个暑假,太原富力华庭社区陈林一家人一直处在“冷战”中。刚放假,因作息时间问题,孩子和家长产生矛盾,家长对孩子的松散行为看不顺眼,而孩子对家长的包办和唠叨同样也不满意。

      2022-08-22    来源:太原新闻网
    • 家长如何利用暑假走进孩子内心?

        微信公众号提问 暑假时间已过半,有不少家庭的亲子关系亮起了“红灯”。尤其是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对于孩子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变化感到不知所措,想要趁着假期在家与孩子沟通,却经常一说就“炸”。

      2022-08-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 盲盒造型引争议,如何保护未成年消费者

        近年来,盲盒潮玩类产品越发火热,但随之而来的题材、造型等问题也频频引发质疑。据媒体报道,一些盲盒产品带有明显的恐怖、色情元素。

      2022-08-18    来源:光明网
    • 给青少年暑期“整容热”降降温

        如今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有调查显示,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

      2022-08-17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暑假“余额不足”这份收心指南请收好

        已经进入8月了,暑假过半,孩子们的假期状态如何?假期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该完成的事情都完成了吗?是否有落下的任务还拖着没有做?不同于假期刚开始的兴奋、新鲜,此时的孩子们容易逐渐产生倦怠、拖拉。暑假“余额不足”,家长和同学们这时候要为开学进入新学期做准备了。

      2022-08-16    来源:山西晚报
    • 探访“学习困难”门诊:“我没想到这会是一种障碍”

        近日,多家医院开设的“学习困难”门诊引发热议。学习成绩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是困扰学生、家长的问题。

      2022-08-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开学在即,引导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告别拖拉

        “眼瞅着就要开学了,我娃作业还没写完,好不容易去写作业了,一会儿在那儿转笔,一会儿在那儿抠橡皮擦,有时说他几句他竟还不耐烦起来了。”对于曾女士的苦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莫煊建议,家长应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其做好时间管理,比如从调整生活作息、制定新学期计划等方面,尽快让孩子从假期生活中转变状态,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2022-08-26    来源:羊城晚报
    • @准大学生 这份入学指南请细看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各地高校已陆续公布了开学时间。准大学生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既期待又有些紧张。

      2022-08-25    来源:山西晚报
    • 开学季,父母的分离焦虑也来了

        上幼儿园,3岁娃娃有分离焦虑,抱着父母不撒手,哭闹不止;孩子上大学,轮到父母开始有分离焦虑了。近日,由于临近开学季,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因为要送孩子上大学或者上中学住校,心情焦虑,甚至失眠。

      2022-08-24    来源:羊城晚报
    • 因人施策破解“学习困难”

        当一个学龄儿童的学业成绩没有达到其年龄(或就读年级)和一般智力水平预期的平均水平时,这个儿童有时被家长或老师认为存在“学习困难”。家长求助“学习困难”门诊的理由,主要是基于孩子的不良学业表现。

      2022-08-2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假期亲子矛盾频发 避免“两生厌”交流最重要

        这个暑假,太原富力华庭社区陈林一家人一直处在“冷战”中。刚放假,因作息时间问题,孩子和家长产生矛盾,家长对孩子的松散行为看不顺眼,而孩子对家长的包办和唠叨同样也不满意。

      2022-08-22    来源:太原新闻网
    • 家长如何利用暑假走进孩子内心?

        微信公众号提问 暑假时间已过半,有不少家庭的亲子关系亮起了“红灯”。尤其是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对于孩子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变化感到不知所措,想要趁着假期在家与孩子沟通,却经常一说就“炸”。

      2022-08-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 盲盒造型引争议,如何保护未成年消费者

        近年来,盲盒潮玩类产品越发火热,但随之而来的题材、造型等问题也频频引发质疑。据媒体报道,一些盲盒产品带有明显的恐怖、色情元素。

      2022-08-18    来源:光明网
    • 给青少年暑期“整容热”降降温

        如今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有调查显示,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

      2022-08-17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暑假“余额不足”这份收心指南请收好

        已经进入8月了,暑假过半,孩子们的假期状态如何?假期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该完成的事情都完成了吗?是否有落下的任务还拖着没有做?不同于假期刚开始的兴奋、新鲜,此时的孩子们容易逐渐产生倦怠、拖拉。暑假“余额不足”,家长和同学们这时候要为开学进入新学期做准备了。

      2022-08-16    来源:山西晚报
    • 探访“学习困难”门诊:“我没想到这会是一种障碍”

        近日,多家医院开设的“学习困难”门诊引发热议。学习成绩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是困扰学生、家长的问题。

      2022-08-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精心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广受社会关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提出,国家实行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培育、增强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推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

      2022-08-12    来源:人民日报
    • 儿童化妆品亟待规范 家长应加强辨识

        随着化妆品的低龄化发展,“儿童化妆品”的监管问题日益突出。《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以突出儿童化妆品的辨识度。

      2022-08-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假期尤要保护好幼儿视力

        暑假到了,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出行安全、用电安全、游泳安全,还要特别注意视力安全。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较高,且近视发生年龄越来越低,主要原因之一是电子产品过早、过多使用。

      2022-08-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近视神药”慎用! 专家教你预防“小眼镜”的正确做法

        近日,沈阳兴齐眼科医院表示,其互联网医院暂停销售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又被称为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这款滴眼液曾一度风靡网络。

      2022-08-05    来源:科技日报
    • 校车安全不容懈怠

        原本是封闭式的厢式货车,却改头换面贴上车膜装扮成车窗,还安上座椅,用来接送学生。7月26日,清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通报了这起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被处以罚款1200元,记12分。

      2022-08-02    来源:太原日报
    • 多措并举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 (樊泽民、邹筱雨) 为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做好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下发通知,全面部署开展近视防控宣教、义诊等工作。 日前,第二届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组织第一次集体备课。

      2022-07-29    来源:人民日报
    • 家庭教育从沟通开始

        沟通是家庭幸福之道,7月20日,在小店区平阳路街道长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洪霞通过互动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与辖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共同探讨科学的教育沟通方法。(《太原晚报》7月21日)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深刻影响人的一生。

      2022-07-27    来源:太原新闻网
    • “我不想去学校”……如何帮助拒学青少年爱上学

        “一去校就频繁生病请假”“学校让我感到恐惧”“我不想去学校”……近年来,中小学生主动缺勤和拒绝上学的情况日益增多。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教学不断切换,拒学现象更像水草一般浮出水面。

      2022-07-26    来源:半月谈
    • 织密防溺水的立体安全防线

        进入暑期,防溺水形势陡然严峻,近期未成年人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在防未成年人溺水方面,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巡河巡查、配合职能部门和基层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等。

      2022-07-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夏日避暑,牢记这些防溺水的认识误区!

        炎炎夏日,泡在清凉水里,或许是降暑最好的方式了。但惨痛的溺水事故往往是因为疏忽大意造成的,水下非常危险,水草、淤泥、漩涡等,都可能导致溺水事故发生。

      2022-07-20    来源:新华网
    • 2022年暑假多场景近视防控问答

        暑假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关键期。为引导儿童青少年假期科学用眼、规律作息、主动防控近视,教育部指导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在今年1月发布的2022年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问答的基础上,修订形成2022年暑假多场景近视防控问答,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答疑解惑,提供科学指导。

      2022-07-19    来源:教育部网站
    • 6-10岁儿童近视增长最快,家长一定要了解远视储备

        7月10日,“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发布会暨屈光发育档案普及计划”发布。《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防控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提升全社会正确认知,近视防控要从娃娃抓起,亟需关口前移。

      2022-07-18    来源:中工网
    • 引导学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暑假是休闲的最佳时光,可以逛公园、看电影、出门旅游,还可以和同学聚会、走亲访友等。然而,对美好假期的翘首等待可能会因为疫情防控而改变。

      2022-07-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网瘾少年拒绝沟通 家长应该如何做?

        微信公众号提问 孩子今年上6年级,最近这半年来,我发现我家孩子老是沉迷于网络,拒绝跟我们沟通,问起来还跟我们着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跟孩子沟通呢? 专家观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红艳: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有人都离不开网络。

      2022-07-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民法典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今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强调:“希望你们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广大儿童工作者,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22-07-13    来源:人民日报
    • 家长如何引导与陪伴孩子锻炼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因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体育锻炼对促进下一代的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应成为每个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2022-07-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安全不能放“暑假”

        学生们虽然放假了,但安全不能放暑假。 首先,要扎紧暑期疫情防护网。

      2022-07-06    来源:太原新闻网
    • 多措并举防范青少年溺水事故

        每年暑期都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如何让青少年度过一个既安全又快乐的暑期,是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课题。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关于组织收看预防学生溺水专题节目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2022-06-30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小眼镜”增多 专家支招教你科学用眼

        近年来,全球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新冠疫情以来,由于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和利用电子设备在线上课时间增多,青少年近视率进一步上升。

      2022-06-29    来源:科技日报
    • 守护儿童健康不可掉以轻“心”

        守护好儿童健康就是守护好全民健康的基础。未来,儿童健康促进工作该如何精准发力?21日,国务院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

      2022-06-27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