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标题 图文
    • “双减”后:哪些新措施保障学习质量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度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双减”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向纵深突破,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

      2022-02-16    来源:光明日报
    • 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好少年救扶老人不留名

        多年来,对于许多人而言,很难搞清衡水第一中学和衡水中学的区别。衡水中学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在办学性质上为公办学校,而衡水第一中学则是由衡水中学参与举办管理的民办高中学校。

      2022-02-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正视“劳动课会不会沦为走过场”的担忧

        近期,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近日有媒体报道,当人们纷纷为劳动教育“点赞”的同时,一些家长也对劳动教育课的实际效果有所担忧:劳动课谁来教、怎么教,会不会变成家长的负担,会不会沦为“走过场”,劳动课有没有标准答案,等等。

      2022-07-0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用好法治副校长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从本世纪初开始,法治副校长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已经在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校发挥作用。近20年来,法治副校长制度成为教育管理的“助推器”,在增强学校师生权益保护、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2022-06-29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小升初如何顺利衔接 专家详解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课程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怎么合理安排时间?”“六年级的这个暑假该干点啥?”今年小升初的政策还没有出台,家长们已经提前进入“角色”,为孩子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做准备了。近日,记者采访了太原市迎泽区教育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爱萍,解答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思路。

      2022-06-24    来源:太原新闻网
    • “触网”低龄化,护航不可少

        目前,中国未成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触网”日趋低龄化。如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2022-06-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持续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居于重中之重的地位。2011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义务教育走向以提升质量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

      2022-06-2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警惕儿童玩具成人化倾向

        诱导孩子从捏爆、捶扁玩具中获得快感,打着卖玩具的旗号教小朋友涂脂抹粉,吸引孩子花钱收集卡牌……在居家陪伴孩子期间,很多家长突然发现,不少热门玩具存在灌输焦虑、引导早熟、赌博成分等不良苗头。儿童玩具中暗藏的“成人心机”令人担忧。

      2022-06-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义务教育这十年:县域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20.7万所学校、1.58亿名学生、1057万名教师。”在21日举办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报出的这串数字,点出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有的规模。

      2022-06-2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以课程标准引领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独立育人属性,及时填补了我国劳动教育教学缺少课程标准的空白,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标志着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正式进入以课程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注重课程育人导向,以课程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2-06-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摆脱手机依赖

        手机在为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手机依赖问题。“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曾指出:手机依赖的学生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比例最高的一所学校有近七成学生有手机依赖或手机依赖倾向。

      2022-06-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大力推进少年儿童国家安全教育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矛盾、风险、冲突客观存在,并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2022-06-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以法治思维化解未成年人文身隐忧

        近年来,文身出现了低龄化现象,日渐成为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风险点。为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2-06-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完善机制做好个性化课后辅导工作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全面实施课后服务,有效解决了中小学生课后托管和综合素质培养两大问题。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家长对课后服务呈现出较高的满意度。

      2022-06-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为未成年人筑起全链条、全方位的网络保护屏障

        中央文明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意见,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国家网信办指导主要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防沉迷效果持续显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今年以来,有关部门推出一项项有力措施,有效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维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保障。 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孩子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远离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未成年人筑起全链条、全方位的网络保护屏障,仍需全社会付出不懈努力。

      2022-06-09    来源:人民日报
    • 让孩子们感知生态文明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一堂堂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大课火热开展,一株株“绿色树苗”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气候变化问题复信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小学生时强调的,“中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中国小学生们都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能环保的良好习惯,学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022-06-0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多元化路径落实劳动教育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其中,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路径遵循。

      2022-06-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奠基科学教育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要求建强一批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范类专业,通过师范生公费教育、“优师计划”等,从源头上加强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素质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供给。 教育部针对某一学科教师培养出台专门性文件较为少见,因此也显示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022-06-0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聚焦教师培养 为科学教育体系强基固本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着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链条的最前端,面向科技强国建设长远目标,针对整个科学教育体系薄弱环节,聚焦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出台专门文件,这是新时代我国科学教育战略思维、问题导向和改革决心的重要体现,是加强科学教育体系建设的强基工程。

      2022-05-31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用积极情感引导孩子使用社交软件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线上社交产品的使用及其权益保护”课题组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家中“经常有”大人不尊重孩子、家人各自上网不交流、因为上网与父母吵架、家长经常唠叨等情形时,孩子每天使用微信很多次的比例更高。与“几乎没有”不尊重孩子情况的家庭相比,每天用微信好多次的比例相差约11个百分点。

      2022-05-26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构建更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花园小学,学生在“流动课堂”上比拼制作的气球动力车。 基础教育是“国之大者”。

      2022-03-29    来源:光明日报
    • 落实各方责任 避免娱乐挤压睡眠时间

        日前,《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睡眠令和“双减”政策发布后,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过,中小学生睡眠时长依然不足。

      2022-03-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居家上网课 亲子相处是门大学问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近期很多孩子又开始进入居家上网课的状态。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选择居家办公,于是,家长和孩子长时间待在一个屋檐下,你嫌我网课不认真,我嫌你管得太多,相看两相厌的情绪就又出现了,有些还闹得鸡飞狗跳。

      2022-03-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如何预防“小网民”沉迷网络

        近年来,低龄“小网迷”越来越多。如何给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022-03-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岂能任由校门口的抽奖游戏坑骗学生

        在不少小学周边,有很多文具店、小卖店,店里除了零食、文具、玩具外,还有一些成版的商品,都摆在显眼的位置,上面印着精美的卡通形象,这些都是用来抽奖的商品。据媒体报道,流行的卡通形象、心仪的奖品、抽奖的刺激,这样的诱惑让未成年的小学生难以抵挡。

      2022-03-2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小小“烦恼盒子”背后是教育大智慧

        据媒体报道,河南省濮阳市一位“95后”小学班主任最近突发奇想,设置了一个“烦恼盒子”,让学生写下烦恼放进盒子。没想到,很短的时间内,小小的盒子集满了学生的各种烦恼——“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让我学画画?”“我没有好朋友”“我想有一个幸福团圆的家”……对于学生的烦恼,这位班主任对症下药,及时和他们进行了沟通。

      2022-03-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成人式彩妆易误导儿童审美观

        近年来,儿童彩妆消费增长迅猛。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儿童彩妆类消费同比增长300%,其中“85后”“90后”父母是儿童化妆品市场的主力军。

      2022-03-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警惕文具玩具化干扰学生专注力

        近些年来,一些花式文具、文具盲盒等成为不少学生的新宠。很多文创文具生产厂商为普通文具搭载新奇功能,在模糊了文具和玩具界限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价格,赚取更高的利润。

      2022-03-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青少年沉迷卡牌危害不小

        奥特曼卡牌有多受欢迎?据媒体报道,这些卡牌是日本某知名影视剧的文化衍生品,卡牌上印有这部影视剧中的英雄和怪兽形象,并标注其武力值。在论坛上,一张稀有卡牌能被叫出上万元到数十万元的价格,甚至有“专家”出教学视频,教家长学生通过“算法”买到高级别卡牌。

      2022-03-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回归本位,竞赛不是招生入学的“敲门砖”

        近日,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新修订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与2018年9月教育部制定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在认定流程、竞赛组织、违规查处等方面,有哪些优化调整?《管理办法》出台有何意义?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和专家,一起听听他们的解读。 坚持公益 回归本位 规范各类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让其回归本位,回到本来,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2-03-16    来源:光明日报
    • 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违法!

        石向阳 绘 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公告称,《电子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要求,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

      2022-03-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国家网信办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再次征求意见

        据新华社电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4日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2022-03-15    来源:山西日报
    • 运城市垣曲中学:完善德育体系 培育“六自”好少年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作为山西省省级示范高中,山西省运城市垣曲中学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德育总体目标为宗旨,以“激发潜能,让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办学理念,通过营造“三种文化”,实施“四类教育”,明确学校“培养什么人”的重要问题,通过实施“六育途径”,开发“九大校本课程”,夯实学校“怎样培养人”的实践根基,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课堂中、生活中、活动中、实践中,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了成熟完善的德育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充沛发展动力和强大发展能力,并具有生涯自信、行为自律、学习自主、责任自承、道德自省、精神自强特色品质的新时代中学生。

      2022-03-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 预防脊柱侧弯 做一个“正直”少年

        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前期流调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已超500万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刘超建议,在中小学校内推广和普及可升降课桌椅,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定制”桌椅高度。

      2022-03-10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从“双减”走向“三提”

        落实“双减”政策 聚焦高效课堂 “双减”不是简单地做减法,对学校而言,更深层次的任务是“三提”,即课堂教学质量、课业设计质量、课后服务质量的共同提升。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我们既要踩住“双减”的“刹车”,把学生从过去繁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又要踩下“三提”的“油门”,朝着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迈进。

      2022-03-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这是假期教育的最好“打开方式”

        你的这个寒假是怎么过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孩子们可能很难脱口而出,因为他们安排了太多精彩的“节目”。 “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光明日报开设“今年寒假孩子们这样过”栏目,记者们走进青少年,感受、倾听、记录:当冬奥会小志愿者、参观博物馆、做红色历史的小讲解员、自己研究小发明制作小作品、读书、画画、运动、养花种草……翻阅一篇篇报道,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欣喜,更体会到“自主学习”的能量,看到自然和社会更广阔的天地—— 1月18日,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凌云新村社区放寒假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 寒假,在湖南省长沙周南望城学校的“屋顶农场”,学生展示自己采摘的蔬菜 浙江慈溪市“复兴少年宫”寒假公益托管课堂 寒假,孩子们在呼和浩特市东河冰场滑雪圈,体验冰雪运动 放手了,却更高效了!在“双减”后第一个寒假结束的时刻,我们想追问,这样的假期生活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假期不是休止符,更不是“提前学”的“学期翻版”,寒暑假、小长假,三个多月的时长占到整个学年的四分之一,如何让假期的教育意义充分体现,为孩子架起全面成长的桥梁?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

      2022-03-01    来源:光明日报
    • 县域普通高中出路在哪?专家谈“振兴县中的难点与路径”

        近年来,随着“县中困境”等对县域整体教育警示信号的出现,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 面对曾经的“被掐尖”,教育资源的跨地区流动,一些县中“塌陷”,根源在哪儿?振兴县中当务之急是什么?从“县中困境”到“振兴县中”,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困局如何破解?校长及教育工作者如何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座谈会现场 针对“县中困境”的一系列问题,2月25日上午,“振兴县中的难点与路径”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2022-02-28    来源:中国网
    • 教育部: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实现“四个突破”

        教育部: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实现“四个突破” 新华社发 宋博 制图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 胡浩、齐琪)近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提出,今年教育部将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基础教育重点实现“四个突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要在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四个方面重点实现“四个突破”。

      2022-02-17    来源:新华网
    • “双减”后:哪些新措施保障学习质量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度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双减”在现有成效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向纵深突破,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

      2022-02-16    来源:光明日报
    • 衡水一中更名背后的三个积极信号

        多年来,对于许多人而言,很难搞清衡水第一中学和衡水中学的区别。衡水中学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在办学性质上为公办学校,而衡水第一中学则是由衡水中学参与举办管理的民办高中学校。

      2022-02-15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