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丽)11月9日-13日,由中国工程院指导,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主办的“2022好设计颁奖大会暨中国创新设计大会”在江苏无锡惠山举办,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参赛的两件作品获评2022“好设计”产业类项目金奖和“好设计”创意类项目创意奖。 本次赛事共有871个创新设计项目参与申报。
本报讯 (记者 张丽)在11月11日结束的第八届中国国际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争夺赛中,中北大学本科生创意组项目“悬若日月”,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获得本科生创意组金奖,实现了该校在该项比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该校“悬若日月”项目团队由14名本科生组成,该团队针对汽车“传统悬架技术固定、功能单一”等市场痛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分体三囊室空气弹簧+电控可变阻尼减振器”“多参数采集+多算法控制”“电控主动稳定杆”三大技术创新,展现了智能化主动空气悬架的广阔前景。
本报讯 (记者 孟存田)近日,2022年山西省一流课程评选结果公布,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共有11门课程获批立项,其中《电器控制和可编程控制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门课程为省级认定课程,《JavaEE程序设计》等3门课程为建设课程,《电机与拖动基础》等6门课程为培育课程,实现了学院课程建设新突破。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院领导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一流课程建设,从2022年1月开始部署本次申报工作,制定《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金课”实施方案》,为课程建设提供制度和经费保障;与智慧树网联合组建 “视频录制中心”(崇德课栈),为课程建设提供基础条件保障;先后组织相关培训24次,不断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本报讯 (记者 张丽) 近日,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2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全体辅导员出席开班典礼,252名团学干部参加本年度培训班。 此次培训班分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两种方式,累计16学时,并在培训班结束后加入考核环节,以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
本报讯(记者 闫书敏)11月8日,记者从省妇联获悉,全省首家高校妇联组织在中北大学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132名妇女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听取了《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北大学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11名中北大学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召开了一届一次执委会议,选举产生了校妇联主席1人、副主席3人。
本报讯 近日,太原理工大学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工作再传捷报,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和1个集成项目正式获批立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由地方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出资设立,主要以“集成项目”及“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集成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重点支持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
本报讯 (记者 杨帆)11月6日上午,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荣誉暨第14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论文论著”颁授典礼举办。本次提名荣誉颁奖典礼新增“论文论著表彰”板块,太原师范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薛晋文、张自清两位教师的论文《当下扶贫剧创作和传播得失管窥》荣获优秀理论论文奖(不设等次)。
本报讯(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志杰)近日,第三届(2022)中国大学生智能照明和智能穿戴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大会在太原举行。在本次大赛中,忻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系本科2002班学生刘文慧、王乐乐、段惠琴在冯素琴教授指导下设计的参赛作品《智能健康绿色能源安全学生台灯》,获得大赛大健康医疗组特等奖。
本报讯(记者 武佳 通讯员 胡慧萍)11月2日,中北大学消息,美国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北大学王志军、王超、孙桂全和胡胜亮4名教授入选本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1960—2022);王超、张雪(学生)等27名师生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入选榜单学科方向涉及兵器、机械、材料、化学、仪器、电子、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8个领域。
本报讯(记者 赵云云) 10月30日,山西师范大学好望角地理协会携手普通话艺术团举办了第二届家乡文化交流赛。 初赛中,参赛人员根据顺序进行展示,从方言、建筑、地形、风土人情、气候、戏曲艺术、文化古迹、生物、美食等方面介绍家乡。
“续本草普济天下苍生,秉师道躬耕杏坛桃李”。为激励广大教师带头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9月27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
本报讯(记者 张丽)近日,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启“云端”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后疫情时代的 “云端”思政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做出实效,学院921名2022级本硕博信通学子共上“开学第一课”。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开学第一课”暨入学教育共分为六个篇章。
2022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嘱托学子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这让无数大学生心中的基层教书梦变得更加坚定。 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事业,既有对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对教育的使命认同,又饱含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地区的情感认同。
近期,国内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引发社会热议。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都是2至2.5年、学术型硕士学制基本保持在3年,这似乎已是社会的普遍共识。
9月13日,52岁的鲁新林到武汉某高校办理新生入校,引发媒体关注。有关老来好学的故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
据媒体报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加大投入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国内天文学人才需求进一步上升。国内天文学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高校陆续建立天文学专业,高考报考中传统冷门的天文学专业似乎将迎来走热的机会。
开学以来,不少高校会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以引导大学生在奉献才智、辛勤劳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实际上,无论是学校组织的“返家乡”“三下乡”“进社区”等社会实践,还是大学生个人参与的送外卖、做志愿者等活动,只要用心去做,就能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其中,社会服务职能自1999年在《高等教育法》中被正式确立以来,广大高校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续本草普济天下苍生,秉师道躬耕杏坛桃李”。为激励广大教师带头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9月27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
本报讯(记者 张丽)近日,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启“云端”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后疫情时代的 “云端”思政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做出实效,学院921名2022级本硕博信通学子共上“开学第一课”。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开学第一课”暨入学教育共分为六个篇章。
2022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嘱托学子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这让无数大学生心中的基层教书梦变得更加坚定。 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事业,既有对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对教育的使命认同,又饱含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地区的情感认同。
近期,国内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引发社会热议。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都是2至2.5年、学术型硕士学制基本保持在3年,这似乎已是社会的普遍共识。
9月13日,52岁的鲁新林到武汉某高校办理新生入校,引发媒体关注。有关老来好学的故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
据媒体报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加大投入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国内天文学人才需求进一步上升。国内天文学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高校陆续建立天文学专业,高考报考中传统冷门的天文学专业似乎将迎来走热的机会。
开学以来,不少高校会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以引导大学生在奉献才智、辛勤劳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实际上,无论是学校组织的“返家乡”“三下乡”“进社区”等社会实践,还是大学生个人参与的送外卖、做志愿者等活动,只要用心去做,就能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其中,社会服务职能自1999年在《高等教育法》中被正式确立以来,广大高校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2022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2022年)》(以下分别简称“新版目录”和“急需清单”),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标志着历时一年有余的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终于落下帷幕。 新版目录和急需清单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和培养、学位授予和就业指导的重要依据,是高等学校构建学科专业体系、调整内部学术治理结构的重要指南。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又到一年开学季,“冷门”的天文学专业却备受关注。过去,天文学一直被视作理想主义者的选择,抬头望向月亮的代价似乎就是失去地上的六便士。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迫切需要高校培育一批“大先生”,因为他们是高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引领力量,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可靠力量,是高校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力量。
今年以来,一些青年研究机构、高校、媒体针对中国大学生婚育观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希望在26-30岁时走入婚姻殿堂,但婚育的价值基础已经发生变化,更看重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
近期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在南方的珠江之畔,一所新的大学也迎来了首批学生。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办开学典礼暨校园启用仪式。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高校在持续开展自由探索基础研究之外,加强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在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资源汇聚、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跃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类现象:开学之季,即将进入大学的部分准大学生,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好大学,本该兴奋不已、踌躇满志之时,却心绪复杂难安,状态低迷不振。既盼望着人生即将展开新的一页,也有些忐忑:离开家人的庇护,面对陌生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我能适应吗?我又要如何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呢? 产生这种迷失感的原因在于缺乏意义感和存在感。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基础,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劳动教育“是什么”认识不足,“做什么”千篇一律,“怎么做”缺乏新意的短板,出现重“德智”轻“美劳”、重理论轻实践、重劳动轻劳育、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
近日,《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以“全面规范、提高质量”为主线,对普通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动形成办学结构合理、质量标准完善、办学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有效、保障机制健全的新格局。《实施意见》明确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并要求强化学历继续教育的公益属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下达经济考核指标,确保办学质量与学校的品牌声誉相统一。
研究生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因其能够培养一流顶尖的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层次人才紧缺的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 当前,我国正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即将到来,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就要迈进大学校园了。新时代的准大学生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个新专业,电竞专业近两年在越来越多高校开设,受到不少考生关注。“电竞专业是不是学打游戏?”“毕业是不是就是电竞选手?”……一些社交平台上,类似提问不少。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启动为期1年的减负行动3.0。《通知》提出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大行动,期望在此前两轮减负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减负成效,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日前,湖南大学研究生新生床位预定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网传该校“关于开放迎新系统研究生宿舍申请与床位预定功能的通知”的消息显示,“因房源有限”,该校新入校的研究生住宿实行“差额选择”,“如未选到宿舍则暂时无法安排宿舍”。
“赛马专业现在是精英化、探索性培养,定位是国际化人才培养。”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史冬博说:“我们的初衷是推动学科发展,方向一定是由外及里,通过国际化发展辐射带动中国赛马产业发展,希望‘中国赛马国际化,国际赛马中国化’。
在过去5年里,一个名叫“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从83所大学的名单上消失了。高校专业的撤销和新增,实际是一项非常正常的事。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