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年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10倍……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教育部组织高校布局建设各类重大科研平台超过2000个,初步形成层...
高招季,强基计划人才培养话题再获关注。日前,据媒体报道,山东大学文学院第一届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班在学生入学后,将由专业教师专门负责,担任导师。
“我高考成绩超过本科一批分数线42分,只要有公办本科院校愿意录取我,我会签免责协议,犯病后不追究学校任何责任。”接连被高校提档、退档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高考考生张某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说。
近日,一则“弟弟被某大学土木专业录取,想复读”的帖子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在“知乎”平台上,网友自称“被土木专业录取了,感觉要崩溃了,怎么办?”有答主就此回答,“千万别来”,亦有网友发言,“半途选择复读”。
据澎湃新闻网等媒体报道,日前,湖南邵阳学院花费近2000万元,引进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博士一事,引发舆论关注。湖南省教育厅对此作出回应:邵阳学院没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科学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博士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不当做法,已责成纠正不当做法。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中国航天让神话梦想变成现实,也把新时代的“中国式浪漫”展现给了全世界。伟大的事业、伟大的梦想,照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之路,照亮了航空航天类大学的教育报国梦想。
暑假里,各地大中专学生纷纷开启形式多样的暑期实践活动。据媒体报道,在宁夏银川,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陕西西安,“大学生暑期进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报名通道特别开启……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十年来,我国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高校牵头建设;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集聚在高校;高校专利授权量增长超3倍,达30多万项…… 在教育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高校十年来在支撑建设创新平台...
据新华社消息,作为一个新专业,电竞专业近两年在越来越多高校开设,受到不少考生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是最早开设电竞相关本科专业的高校,据该校老师所言,“现在不管是招生还是就业,这个专业的表现都相当不错。
前不久,天津大学2022届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圆满完成,来自10个学院的121名教师和172名本科毕业生参与到项目中,以明确的工程目标为牵引,协作还原真实的工程世界。新工科毕业设计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是检验新工科改革成效的重要载体,同时提供了新工科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又一可示...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利用5年时间,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共同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尽管今年暑假不少地区持续高温,但一些高校学子还是选择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拒绝“躺平”的精气神,也收获了别样体验。近日,山东“00后”大学生暑假回乡兼职送外卖迟到两分钟发表感慨的视频走红网络。
高校毕业论文是不同层次毕业生获得毕业文凭至关重要的一道“关卡”,只是在不同培养制度下的权重有所不同。毕业论文评审包括开题报告评审、通讯评审、预答辩、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中有的是盲审,有的是明审。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推动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强调切实做好暑期校园管理服务等多项工作。该文件推出之后,立即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高校师生的积极回应。
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成为全面夯实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之基的重要倡导性举措。近几年,已有部分“双一流”高校开始了相应探索,但大多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仍处于观望状态。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有31种新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开始首次正式招生。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产品设计等专业。
今年有1076万应届毕业生,创历史新高。由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叠加,很多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而忙碌、焦虑,这种紧张、焦虑情绪也在向非毕业生蔓延。
最近到了招生季,各高校为了吸引人才,开始在招生宣传上“各展其才”。有广撒“英雄帖”的,有送普洱茶的,有“校花”出面推荐的,也有“校草”搞笑介绍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惹得网络上刮起了一阵招生宣传风。
遏制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数据上弄虚作假,教育部再出招。近日,教育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重申各地各高校要严格落实“四不准”纪律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
我国高等教育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与办学质量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
受单一化评价观、功利化人才观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领域过去存在“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的倾向,不仅严重阻碍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会延缓核心素养本位的教育改革,甚至影响到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进程。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
每年春夏时节,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普遍进入了冲刺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毕业论文答辩。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极格局在大国博弈中日渐显现,发展模式和道路多样化趋势越发明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和走向。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更加凸显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日前,全国多地民政部门公布了2021年婚姻登记数据。数据显示,初婚平均年龄普遍推迟。
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载体,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战略举措,是提升全体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
据微信公众号“山西发布”消息,近日,山西省文物局等5部门印发《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其中指出,山西将用5年时间,通过定向招生、免费培养、定向分配,为县以下基层文博单位输送600名文物全科人才,入职后直接为事业编制。
湖北经济学院“素质班”社团开展长达18年的素质教育实验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社团是怎样炼成的。“二十条规定”是维系“素质班”18年运转的核心,其涵盖体育锻炼、文学艺术、社交交友、社会实践等,甚至将规定细化到学生的写作时间、数量要求,但没有一条跟学分、保研、就业挂钩。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高校退出国际排名,引发舆论关注。他们或是不再主动向排名机构提供学校相关数据,或是表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目标。
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各高校陆续展开,这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三年。“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一批能够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打造寝室“样板间”、分享收纳小技巧、互访互评促文明……近日,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宿舍党旗飘劳动促成长”主题活动。 党员寝室“打个样” 在太原科技大学4号楼女生公寓,学生党员们在宿舍门上张贴了“党员寝室”的标识,亮身份,做标杆。
山西吕梁历史文化悠久,截至2021年底,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53项、市级117项,有12位国家级传承人、73位省级传承人、250位市级传承人。如何传承保护、发掘利用好这笔宝贵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吕梁学院深入思考的问题。
学生资助工作在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优化资助设计,从动力、精神、情感、投入、关系、能力等各方面提供支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困境,帮助他们更好成长成才,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当前,由于疫情原因,网课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繁荣背后,通过非法软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的“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也悄然兴起。
教育部不久前发布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其中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高教)平台,意义远不止一个门户网站,而是标志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中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近期,多地高校因为疫情采取封闭管理措施。封闭管理下,网络空间几乎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学生上网时间迅速增长,在网络空间的活跃度也大为提升。
4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网站发布关于2022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推荐名单的公示。据公示信息,本次共有873名运动员获保送大学推荐资格,公示时间为2022年4月12日至4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把脉、精准施策,有效解决...
编者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即在于变化最大的艺术学门类。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在线开放课程要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同管理、同要求。《意见》还明确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责任主体,并提出高校不得将在线开放课程考试完全交由在线课程平台等第三方负责。
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面。高校学生群体年龄结构、认知结构、环境结构都高度相似,容易形成共同立场与思维。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是青年人最多、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技术应用最快的地方,是多种思潮的汇集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呈现抬头趋势,很多高校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校园封控管理措施。为减少聚集,全面改为线上教学,学生基本脱离了线下的班集体活动;为减少接触,推行错峰购餐、回寝就餐;为减少传染源,呼吁学生减少网购甚至不网购。
这两天,复旦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支“研究生为民服务队”,通过提供多元便民服务,满足在校师生的生活需求。目前,该校共有42支研究生志愿服务队伍,覆盖研究生党支部158个、研究生党员1600余人,开展服务工作超过100项,覆盖群众逾2万人次。
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既是我国国家战略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到第12位,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视觉中国 供图 独立学院转设和转设后健康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面对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依法理顺公办民办高校办学属性和体制机制的客观要求,以及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独立学院逐步“转设”。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22年,全国高校新增1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相比以往,此次调整力度大,涉及学校多。